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发布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这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谋划和指引下,我国技工教育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发展,在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脱贫攻坚伟大胜利、世赛夺冠为国争光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极大地扩展了技工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日前,人社部正式印发了《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站在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规划》精准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服务新发展格局,势必引领全国技工教育新一轮高质量、高水平的改革发展。
“新”规划
精准立足新发展阶段
《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解读
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坚持党的领导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我们统筹两个大局的强大发展基石和先进思想武器。
为了充分彰显技工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匠的重要职责,把技工教育打造成为服务技能人才成才的重要平台、构建技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规划》坚持“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以推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在工作部署中首先强调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技工院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技工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其次,《规划》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从健全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思政课程师资、规范思政等课程教材选用、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推动课程思政探索实践等多个方面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最后,《规划》要求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开齐开好劳动教育、体育、美育课程,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的培养。
以党建铸魂,以思想政治教育树人,以三大精神育匠,坚持德技并修,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显“新”意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因此,《规划》作为我国技工教育在新时代、新阶段发展的指导书和作战图,则必须全面、深入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举例来说:
如《规划》中提出修订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籍分类注册管理的制度,大力开展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开放技工院校一年以上非全日制学籍注册通道,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管理,鼓励有条件的技工院校探索更加灵活、更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更能体现技工教育特色的学生学籍管理创新模式。以此激发技工院校招生活力,拓宽招生渠道,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为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培养通道,有力贯彻了创新的发展理念。
《规划》提出要推动形成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有序衔接、布局合理的技工教育体系,要引导支持产业和人口集中度较高地区建好办好技师学院,在地级城市及经济发达县市建好技工院校;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东西部职业技能开发对口协作力度。以此鼓励和支持技工教育先进地区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从而帮扶和带动落后地区增强办学能力,逐步解决地域间、省际间技工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问题,有力贯彻了协调的发展理念。
《规划》提出要完善修订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支持和引导全国技工院校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开发相匹配的特色专业,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新兴专业,加快建设人才紧缺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以此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充分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对口度和岗位适应度,有效避免了专业设置重复、滞后所造成的技能人才同质化严重、适应性不足的问题,节约了人才培养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有力贯彻了绿色的发展理念。
《规划》大力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技工教育,发挥龙头企业、大型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和优质技工院校等多元主体组建技工教育集团,形成技工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工作网络体系。大力支持民办技工院校发展,鼓励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技工院校,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技工院校,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相互设立实习实训和培训基地。以此激发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技工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竞争环境,有力贯彻了开放的发展理念。
《规划》强调要优化技工教育发展环境,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畅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调整改版技工院校毕业证书,推动全国技工院校毕业证书与有关部门间信息互联互认,为毕业生在就业创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参军入伍等情况下,与对应学历享受相同的各项政策待遇落实提供支持。以此明确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组成部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解决阻碍技工教育突破发展的瓶颈问题,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有力贯彻了共享的发展理念。
育“新”机
全面服务新发展格局
《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途径。技工教育作为可持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有效载体,不断增强适应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也是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
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就业供需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技工教育提出了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规划》中多次提及技工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发展要求,强调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瞄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促进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旨在引导各地党委政府从本地区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进一步重视并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更大社会合力推动技工教育改革发展。
同时,指导和促进技工教育更加主动地与产业对接,进一步缓解技工教育领域教学与工作的滞后关系,为国家重点产业战略建设和社会新兴产业快速萌发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保障,促进国内大循环主体的构建。
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已是大势所趋,而与之配套的国内国际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更成为了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因此,技工教育在“十四五”时期与国际的合作交流应该是必然的、双向的、互动的,既要通过合作引进世界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标准,更要以合作搭建平台,面向世界输送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做法,以此畅通国内国际技能人才双循环路径,助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