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核心能力提升”(原“生活技能开发”)青少年教育合作项目新周期(2021-2025年)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代表Cynthia McCaffrey(芮心月)女士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处长邬跃作总结讲话。会议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宝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教育官员王海燕主持。湖南、江西、浙江、广东、云南、海南等省教育厅负责人发言,项目校代表作经验介绍。来自18个省(区、市)自治区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一个职教合作项目“青少年生活技能开发”新周期(2021-2025年)实施的第一年。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框架安排,自2014年以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共同执行旨在提升职校学生生活技能的“青少年教育项目”。项目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负责具体实施。
开发职业学校学生“生活技能”是职业变化的要求,也是教学持续改进的现实需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生活技能”包括问题解决、批判思维、做决定、创造性思维、沟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换位思考、抗压、情绪管理等学生培养的十个方面核心能力。项目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证研究,关注性别差异,反映职业教育规律,使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到目前为止,项目开发了《问题解决》和《自我认知》(中职版)两套教学材料,正在进行中职版《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高职版《问题解决》、《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教学材料开发工作。每个模块都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和教学资源包。项目试点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客观认识自我,掌握问题解决方法,更为自信、有效地学习和生活。项目自2014年实施以来影响力不断扩大,由初期“三省一市一区”的5所中职校发展到覆盖18个省(区、市)的127家参与单位。
邬跃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国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3000万人,这个群体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如何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他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持续关注中国职业教育表示感谢。他希望新的项目周期要认真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大造好项目品牌。他强调项目实施要适应学生素养提升,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注重生活技能开发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项目实施将与省部共建职教高地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证研究,对核心能力提升需求、开发现状、开发方法,核心能力测评指标体系与工具,以及项目成果与经验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梳理与研究,形成创新成果与项目品牌。